不管你在哪個塑料廠上班,也不管你的工廠大小,不管好壞.....請記住以下七條黃金定律,那么,你一定會成功,加油!
第一則:動
工作不養閑人,工廠不養懶人。
第二則:念
進入工廠里, 先別惦記著能賺錢,先學著讓自己值錢。
第三則:知
工廠錢不好賺,但沒有哪個行業的錢是好賺的。
第四則:忍
工廠干工作,沒有哪個是順利的,受點氣是正常的。
第五則:抓
在工廠干,賺不到錢,賺知識;
賺不到知識,賺經歷;
賺不到經歷,賺閱歷。
以上都賺到了,就不可能賺不到錢。
第六則:變
在工廠只有先改變自己的態度,才能改變人生的高度。
只有先改變自己的工作態度,才能有職業高度。
第七則:拼
在工廠讓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——那就是本該拼搏的年紀,
卻想得太多,做得太少!
送君一個字:干!
愿意埋頭干的請分享給同類人!等你,一起來!干!
職場上,二流上司造就三流下屬
小李一進塑料廠就跟隨了一個不太靠譜的領導,主要表現在人浮于事,還經常推卸責任!但是為了能“坐穩”職位,領導更愿意選擇平庸的下手做助手,像小李這種勤快能干的下屬,對領導來說簡直是威脅!況且,和平庸的同事相處,小李也覺得學不到什么東西,逼不得已辭職了之!
職場上,二流的上司造就三流的下屬,只有跟隨優秀的上司,才能夠更上一層樓!
職場上,多不如精
小李干過一段時間造粒工人后,聽說原料銷售更賺錢,于是申請轉崗做銷售。再經過一段時間,聽說做行政更穩定,于是想法設法跳槽做行政。面試官問:“過往您有很多的工作經歷,但是每段時間都做不長,這是什么原因呢?”小李如實回答,當面試官再問:“5千平方辦公室搬遷預計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?”小李啞口無言!
職場上,先別惦記著賺錢,先學會如何讓自己值錢!而值錢的辦法就需要在一個位置上深耕!俗話說:多不如精!
職場上,馬太效應
80后小戴大學期間對新材料充滿著濃厚的興趣,大學期間跟隨導師扎根實驗室研究碳纖維。畢業后加入一家滑雪裝備公司,年薪十萬!工作一年后,小戴摸透企業的運作方式,于是辭職出來創業了一家高分子材料企業,畢業十年亦然是一位上市公司的老總!
職場上,不管做什么,都要有強化的優勢,也就是“一技之長”。讓這個的技能猶如滾雪球一樣,越滾越值錢!
職場上, 80 %的成效取決于20 %的努力
流水線上的小林下班后,纏著廠里的老師傅學習設備調試技術,立志成為一名技術工程師,廠里的工人都笑話他,沒多拿一分錢,還要幫老板免費調機。沒想到的是,去年疫情來襲,熔噴布火爆,設備調試師傅成了香饃饃,小林短短3個月時間就賺取了150多萬,賺到了別的工人十幾年賺不到的工資。
職場上,8小時以內的工作其實大相徑庭。但是8小時以外的付出,才是決定你未來是否走得更高更遠!
PE:國內聚乙烯市場價格延續跌勢,由于期貨持續低迷,企業出廠價下調,反觀市場成交疲軟,市場價格下跌顯...
PE:聚乙烯期貨高開震蕩,結算7880元/噸,漲60元/噸。市場延續昨日漲勢,企業出廠價補跌,然商家...
18857994499